在长达18年的工程建设中◆◆★,中国水电施工技术实现了从肩挑背扛到机械化施工的史诗级跨越,跃居世界先进水平■★■◆◆◆。“葛洲坝大江截流”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金质奖★■◆★■,葛洲坝二江◆★◆、三江工程水电机组安装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。
新中国成立75周年★◆,中国水电事业一路砥砺前行,一路硕果累累。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始终坚守水电报国初心使命,把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◆■,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,不断攀登技术高峰,谱写新时代能源电力建设发展史上的最美华章。
这座位于长江中上游,因水而生、因水而兴的滨江之城,借力葛洲坝和三峡工程实现两次腾飞◆★★★,成为享誉四方的水电之都。
崇山峻岭间,奔涌不息的金沙江依次穿越乌东德、白鹤滩、溪洛渡、向家坝4座梯级水电站。“四星连珠”串成一线,成为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走廊。
自20世纪90年代参与湖北罗田天堂抽水蓄能电站以来,葛洲坝集团开始进军抽水蓄能电站业务领域■◆★,参与建设了山西西龙池、江苏宜兴◆★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抽水蓄能精品工程,逐步积累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经验。
十八大以来,我国能源生产稳定增长,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稳步推进,在建装机容量超过5000万千瓦。葛洲坝集团深度参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,承建了深圳、丰宁、沂蒙★■、长龙山■★■、绩溪等抽水蓄能电站★■■★■,铸造了一座座精品工程。
该公司先后参建浙江长龙山◆■◆■■、安徽金寨、江苏句容、山东文登等一批国内重点抽水蓄能电站◆■■★◆,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★★◆■★,在抽水蓄能工程建设领域处于领先地位。近十年间,葛洲坝集团参与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近2000万千瓦■◆■■★◆,经历了从进口机组到全国产化机组发展全过程★■★★◆★,已具备不受地域影响和规模限制、建设★★◆◆◆“全领域”抽水蓄能电站的综合实力◆◆◆★■★。
在长达17年的全生命周期建设中,葛洲坝集团承担并完成了三峡工程65%以上的工程量,攻克了多个世界级技术难题★■◆。
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下◆◆■★■◆,葛洲坝集团正抢抓抽水蓄能市场机遇,积极推进甘肃白银平川、辽宁太子河、四川大邑■◆★◆■★、山西垣曲二期◆★◆★◆◆、辽宁岫岩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发建设,跟踪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达8000多万千瓦,为我国新能源发展贡献力量■★■◆★◆。
从白鹤滩水电站沿金沙江逆流而上182公里,葛洲坝集团在此承担乌东德水电站75%工程量★◆★◆,创造了最薄300米级特高拱坝等8项“世界第一”,全坝采用低热水泥等15项“全球首次”,相继攻克百万平方米自然边坡治理、450米高边坡开挖、100米水头下导流洞封堵等多项世界级水电施工难题,打造出一座无裂缝的世界级最薄300米级双曲拱坝■■■★★★。
从兴建“万里长江第一坝■■★”葛洲坝◆★★★■,到参建★■■■★★“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”三峡工程■◆■★;从“四星连珠”闪耀金沙江★★,再到抽水蓄能百花齐放——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亲历并见证着新中国水电事业由弱到强、领跑全球的不凡历程尊龙登录入口。
从水轮发电机组单机最大容量17万千瓦的葛洲坝★■◆★■,到攻克70万千瓦机组设计制造技术的三峡水电站;从溪洛渡、向家坝,到乌东德、白鹤滩——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相继突破77万★■、80万★◆、85万千瓦,最后实现百万千瓦机组国产化的巨变。
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6台机组均采用我国首次完全自主研发、设计、制造的650米超高水头、高转速、大容量可逆混流式抽水蓄能机组★★◆◆◆★,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制600米以上超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的安装空白,标志着我国的安装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◆■★◆■■。
抽水蓄能电站因运行灵活、反应快速★■◆★,又被称为水电◆★★◆“皇冠上的明珠”◆★■■◆,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要求。
水电是国计民生之基,能源版图之要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■■■◆,作为水利水电建设的排头兵★◆■◆◆■,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深入践行国家发展战略,充分发挥在能源电力领域的独特优势,打造了一批国之重器,为我国推进能源革命■◆★◆■★、建设能源强国作出贡献。
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,国资央企筚路蓝缕、砥砺奋进■★★◆■◆,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、保障国家安全、引领科技创新◆★★◆、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就。国资委网站推出“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”系列报道◆★◆■,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■★,敬请关注■★■。
作为我国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力军,中国能建出色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使命任务,为我国能源电力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深圳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首个建设在城市内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。电站投产后,平均年发电量15.11亿千瓦时◆★★■◆★。
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配套绿色能源重点工程,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圆满完成了当年北京冬奥会的绿色电力保障使命★■■◆◆■,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绵绵不绝的绿色动力◆★◆。
根据《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将达到6200万千瓦,到2035年■◆◆,形成满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■◆■■★◆、技术先进、管理优质、国际竞争力强的抽水蓄能现代化产业■◆◆★■★。
1970年12月30日★■■,十万水电建设者汇聚西陵峡口◆★★,拉开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序幕,开启了新中国水电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★◆◆■◆。
三峡工程,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,总库容393亿立方米,是世界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,创下了112项世界之最和934项发明专利。其巨大的施工总量、复杂交叉的工序◆★◆■★★、高强度的施工作业,在国内外水电建设史上都是罕见。
“将数十万个零部件丝毫不差地拼装成一个整体,把2300吨的世界第一重转子准确安装到位。”葛洲坝机电公司白鹤滩右岸电站机电安装项目部经理李志宏介绍,十年里,建设者们攻坚克难★◆◆■■★、精益求精★■★◆,创造了包括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◆■◆■★★、地下洞室群规模、地下厂房面积等在内的6项世界第一★■★◆。白鹤滩◆◆,成为新时代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。
岁月镌刻荣光,奋斗成就梦想★■★★。新中国成立75年来★★■■◆★,在中国领导下◆★,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我们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◆■■■,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。党的十八大以来★■■★■,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、砥砺前行■◆◆■★◆,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,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◆■★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■★■★★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。
长江上,乌东德、白鹤滩■★■、溪洛渡、向家坝、三峡、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串珠成链,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。7月31日,6座水电站顶峰保供■◆,高峰出力超过7000万千瓦,创历史新高■■■◆■。
2003年6月1日,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,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治理和保护长江的伟大壮举,也昭示着我国由水电大国一举跃升为水电强国。
走进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■★★■★,8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一字排开■■★◆■★,构成了这座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的动力心脏,将绿色电能输送至万户千家。
在实干中前进,在创新中攀登◆■★★◆。回眸75年,不断刷新的世界纪录,见证了我国水电事业从“中国制造★■★★”到★◆■“中国创造”的自主创新升级之路■■■。
葛洲坝建设者,通过自力更生、自主革新★■◆★,在筑坝技术的创新与实践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◆★◆★◆■。中国已经具备了自主设计、制造、安装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。“大国重器”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,已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。
初秋的丰宁,天空湛蓝,高山耸立,峰岭环抱,水流湍急★★■◆■,为世界装机容量最大“充电宝”——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。截至8月底◆■◆,该电站11台机组共310万千瓦容量已投产,8月发电量3.1亿千瓦时。
葛洲坝工程成功建设★★◆,标志着中国水电事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,更是为三峡工程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实战基础。1984年,不舍昼夜的葛洲坝建设者们转战三峡,承担了前期施工准备工程■◆■■。